蚌埠乡村振兴建设,打造乡村振兴的“蚌埠范本”
蚌埠街道放牛村位于蚌埠森林公园及蚌埠—南泉风景区内,幅员面积8.5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786亩,森林覆盖率72%。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,有户籍人口1144人,以花木种植、乡村旅游、民宿为主体产业,先后被评为“重庆市绿色示范村”“重庆市卫生村”和“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”。2020年11月,放牛村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。
近年来,放牛村坚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以**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,以物质文明建设带动精神文明建设,通过深化思想引领、强化精神风貌、美化人居环境、细化基层治理,让“文明之花”在乡村美丽绽放。
变富:乡村振兴谱出文明发展新曲
文明建设的步伐从来都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行协调发展,在乡村尤其如此。近年来,放牛村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,以经济建设为核心,走出了一条特色的文明发展之路。
长期以来,基础设施落后、组织聚力不够、文明风气不佳等原因,让放牛村物质资源相对匮乏,村民思想散漫,缺乏凝聚力和活力,坐拥山清水秀却仍然无法走出经济困境。如何突破发展瓶颈,借助乡村治理推动经济振兴,成为摆在村支两委面前的一道难题。
**的**明确提出,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战略、总抓手。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,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机制,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活力,我市于2017年启动了农村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东(简称“三变”)改革。放牛村便是我市农村“三变”改革的试点村之一。
在区委、区**高度重视下,由区农业农村委牵头指导,蚌埠街道、放牛村具体推进,通过理顺产业关系、明晰产权结构、搭建产业平台,让农户将自有资源进行“入股”,将集体、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有机联结,促进农民增收。
作为放牛村乡村振兴建设带头人,唐红东对“三变”改革初期的情况记忆犹新。“很多村民对改革前景有顾虑,担心自家土地林地资源在改革入股后得不到分红,参与的积极性普遍不高。”唐红东说。为打消村民顾虑,村**组织从变思想、变认识入手,从思想发动、舆论宣传抓起,通过入户宣传、召开村组干部会、**员会、群众大会等方式,文明宣讲“三变”改革重大意义,实现了群众观念由“要我变”向“我要变”转变。
村支两委对村集体和村民个人的土地、林地、水域等物质性资源及已有集体经营性资产进行清产核资,将行政类和公共服务类非经营性资产6968万元,以及经营性资产1900万元全部折价入股,成立了南岸区放牛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。通过个人资产入股核算,让全村村民都成为股东,每年按实际营收利润分红。2019年,放牛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55.3万元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.5万元,放牛村形成了村集体、合作社、农户抱团发展的新格局。
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。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成了放牛村文明创建工作的基石,在这一过程中,基层**组织和**员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。放牛村以村支两委为“轴心”,依靠**员带头,上下联动,多位同动,将**的工作触角延伸到了乡村文明建设工作的“神经末梢”。
放牛村村支两委顺应全域旅游、乡村体验消费趋势,整体规划、全盘谋活,形成了支部**“总抓”、支部**“主抓”、基层**员“专抓”的**建引领文明建设工作格局。全村38名**员包片联户,开展“**员亮身份、重承诺”系列活动,推动习**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“飞入乡村院坝、田间地头”。
在区委、区**高度重视下,由区农业农村委牵头指导,蚌埠街道、放牛村具体推进,通过理顺产业关系、明晰产权结构、搭建产业平台,让农户将自有资源进行“入股”,将集体、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有机联结,促进农民增收。
作为放牛村乡村振兴建设带头人,唐红东对“三变”改革初期的情况记忆犹新。“很多村民对改革前景有顾虑,担心自家土地林地资源在改革入股后得不到分红,参与的积极性普遍不高。”唐红东说。为打消村民顾虑,村**组织从变思想、变认识入手,从思想发动、舆论宣传抓起,通过入户宣传、召开村组干部会、**员会、群众大会等方式,文明宣讲“三变”改革重大意义,实现了群众观念由“要我变”向“我要变”转变。
村支两委对村集体和村民个人的土地、林地、水域等物质性资源及已有集体经营性资产进行清产核资,将行政类和公共服务类非经营性资产6968万元,以及经营性资产1900万元全部折价入股,成立了南岸区放牛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。通过个人资产入股核算,让全村村民都成为股东,每年按实际营收利润分红。2019年,放牛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55.3万元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.5万元,放牛村形成了村集体、合作社、农户抱团发展的新格局。
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。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成了放牛村文明创建工作的基石,在这一过程中,基层**组织和**员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。放牛村以村支两委为“轴心”,依靠**员带头,上下联动,多位同动,将**的工作触角延伸到了乡村文明建设工作的“神经末梢”。
放牛村村支两委顺应全域旅游、乡村体验消费趋势,整体规划、全盘谋活,形成了支部**“总抓”、支部**“主抓”、基层**员“专抓”的**建引领文明建设工作格局。全村38名**员包片联户,开展“**员亮身份、重承诺”系列活动,推动习**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“飞入乡村院坝、田间地头”。